(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供稿)3月29日下午,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船舶楼506召开科研团队组建工作安排会议。根据学校要求,为努力完成本年度的科研考核任务指标,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积极工作、主动作为,想方设法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动力和活力,积极发挥科研团队的力量,鼓励教授、副教授和博士等骨干教师自主组建科研团队,同时也鼓励其他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应的团队中。

全院教师积极响应,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筹划,迄今为止,学院已自主组建了十二个科研团队,如下表:
团队方向 |
团队名称 |
团队负责人 |
船海方向 |
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|
陈建平 |
船型优化 |
徐曼平 |
能动方向 |
船舶节能减排与安全监管工程技术中心 |
陈爱国 |
能源高效利用及其材料合成技术 |
童军杰 |
无人测量船开发 |
徐曼平 |
机械方向 |
智能装备及制造技术研究团队 |
苏发 |
特种机器人关键技术及零部件开发 |
李彬 |
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团队 |
刘志军 |
电气方向 |
电气工程智能化应用团队 |
李瑞 |
船舶信息控制中心团队 |
王永祥 |
实验管理 |
智能装备工程检测科研团队 |
徐东华 |
学生管理 |
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研究团队 |
谭文才 |
船海及电气方向各成立了2个科研团队;能动及机械方向各成立了3个科研团队;实验管理及学生管理方向各成立了1个科研团队。整个学院科研气氛热烈而紧张,我们相信,经过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,学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一定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。
